古代妃子下葬的时候,为什么会堵上肛门?其中饱含古人的智慧

2025-11-20 01:19:10

以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为例,她的葬礼便体现了极为奢华的葬制。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,慈禧的生活奢靡无度,死后的葬礼更是奢华至极,几乎耗尽了国库。据记载,单单抬她棺材的人就多达7900人之多。如此庞大的阵仗,放到今天也难以想象。

然而,葬礼后民国时期的孙殿英在爆炸慈禧的棺材后发现,棺材中的遗体竟没有腐烂,保存得相当完好。经过调查,发现其中有汞和夜明珠等物品,且金丝楠木的密闭性也极好,正是这些因素帮助遗体得以较好地保存。

不过,最关键的原因是慈禧在临终前做了充足的“准备工作”。据说,她曾患有痢疾,因此在去世之前专门进行了肠道清理。此外,她还下令封住九窍,这也是为何她的遗体能够延缓腐烂的原因之一。

在古代,葬礼是一项非常严肃且细致的工作,遗体不会立刻下葬,而是会等待一个黄道吉日。由于时间的推移,遗体容易腐烂,古人便想出了利用玉石等物品封住九窍,以延缓尸体的腐烂。

回到陪葬的妃子们,葬礼中将肛门堵住,正是封住九窍的一部分。在古代,这些讲究多出现在地位较高、权势显赫的贵族和皇室成员身上,而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到如此奢华的葬礼的。在一些贫穷的朝代,百姓如果能够有一口完整的棺材埋葬,就已经是极大的幸运。

对于这些古老的葬礼规制,你有什么看法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向形状或文本框添加填充或效果
windows自带黑体_Windows中文字体与英文名称对照表